被《國家地理》點名推薦的伊豆,藏著日本本地人私藏的賞楓神仙地,人少景絕!(下)
上篇賞遍修善寺、天城峠楓景,伊豆秘境仍有驚喜。循《伊豆的舞女》足跡至天城峠南麓,河津七滝七瀑爭流,紅葉鋪徑,藏著更動人的秋日私語。

河津七滝坐落在天城峠南麓的河津町,是川端康成經典之作《伊豆的舞女》的靈感之源。所謂 “七滝”,是由七道瀑布組成。作為伊豆著名的瀑布群,在這裡可以欣賞到七條形態與高度各不相同的瀑布水景。
“初景滝”是小說中提及的瀑布,旁邊立有主人公“我”與舞女的紀念雕像,是文學愛好者的必訪之地。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“大滝”,落差達30米,幅寬約7米,水流奔湧而下時氣勢磅礴,極具視覺衝擊力。而緊鄰大滝的 “河原之湯” ,是一處能邊泡湯泉邊欣賞30米高瀑布奔湧的露天浴場,也是電影《羅馬浴場》的取景地之一。

秋季的河津七滝更添驚豔,串聯七道瀑布的步道被成片紅葉鋪滿,運氣好時,初景滝能看到瀑布飛濺的水霧、彩虹與秋日楓葉同框的絕美畫面。


位於伊豆松崎町的牛原山,是一座海拔僅236米的平緩山峰,那賀川與巖手川如碧綠絲帶般環繞山麓,是一處景緻絕美、氛圍清幽的隱秘之地。而山頂的牛原山展望臺,更是將這份美好延伸為360°的山海全景盛宴。

乘坐纜車緩緩攀升,漫山楓林如火焰般鋪展,紅橙黃三色交織的林海與遠方駿河灣中的伊豆七島交織相嵌,登頂展望臺,視野豁然開朗,松崎市的街巷風貌、伊豆西海岸的蔚藍海景盡數鋪展在眼前。天氣晴朗時,還可將富士山與南阿爾卑斯山同時納入視野。


堂ヶ島坐落於靜岡縣西伊豆町的駿河灣沿岸,是由多個小島與陸連島共同組成的獨特區域。這裡的海岸線長期被火山活動與海水侵蝕,形成了嶙峋多姿的岩石景觀與海蝕洞穴。其崖壁雖同為海底火山噴發形成,卻與東伊豆城崎海岸、南伊豆石廊崎的深色岩層不同,堂ヶ島的崖壁由層層疊加的白色與淺色凝灰岩構成,視覺上更顯溫潤秀麗。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景點為「天窗洞」與「三四郎島」。

堂ヶ島天窗洞是一處由白色凝灰岩形成的天然海蝕洞穴,頂部因侵蝕形成一處“天窗”,陽光從天窗傾斜而下,映照在海水中被染成神秘的青藍色光芒,光影交織間盡顯夢幻,被譽為“日本藍洞”。乘船前往是探尋它的最佳方式,船程中船伕不僅講解洞窟歷史,還會以燈光照射巖壁,呈現鐘乳石的光影變幻,更添奇幻氛圍。

三四郎島由象島、中島、高島三座小島組成。每當海水退潮,陸地與島之間會露出寬約30米的沙石通道,宛如大海為島與岸牽起一座短暫的橋。其黃昏剪影被譽為 “日本夕照三大絕景”,是每一位到訪者不容錯過的經典畫面。

城崎海岸坐落於日本靜岡縣伊豆半島東海岸,以壯麗的火山岩海岸線與懸崖景觀聞名遐邇。綿延約9公里的海岸線上,陡峭懸崖、天然岩石拱門與海蝕洞穴錯落分佈,原始熔岩的粗糲肌理與太平洋純淨的靛藍色海水碰撞交織,讓人沉浸式感受大海的磅礴震撼。

橫跨海灣與岩石之上的門脅吊橋是城崎海岸的標誌性打卡點。這座長48米、高23米的吊橋,連接兩處火山岩斷崖,行走其上可俯瞰壯闊的海岸線與無垠太平洋。待到深秋,崖下紅葉肆意綻放,火紅與湛藍海灣碰撞出驚豔畫面,拍出的照片無需濾鏡,足以刷爆朋友圈。


受氣候影響,2025年日本紅葉季延長,部分地區比往年推遲約5至10天,從10月北海道的初紅到12月九州的收尾,整整3個月都能追到紅葉,想去賞紅葉可以收好這份最佳觀賞日期預測

被《國家地理》點名推薦的伊豆,藏著日本本地人私藏的賞楓神仙地,人少景絕!(上)
更多日本賞楓攻略推薦(點擊卽可查看)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