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《國家地理》點名推薦的伊豆,藏著日本本地人私藏的賞楓神仙地,人少景絕!(上)
被《國家地理》點名推薦的伊豆,藏著日本本地人私藏的賞楓神仙地,人少景絕!
如果說日本的櫻花季是淡彩寫就的春日詩篇,那楓葉季便是以時間為筆,以山川為紙,將漫山楓紅緩緩鋪陳出一幅幅令人心醉的畫卷。

秋日的伊豆半島,被海的湛藍與溫泉的暖意溫柔包裹。穿梭於修善寺的百年楓林與天城峠的紅葉溪谷,楓紅映襯著古寺的寂美,步履所至,有潮聲引路,山海為伴,用腳步踩出四季的刻度。累了,便浸入修善寺的溫泉熱湯,看紅葉輕落,遠眺太平洋的靛藍,疲憊也隨之消散。
這個秋天,與皇包車一同啟程,將日本最動人的秋色悄悄裝進朋友圈,在漫山絢爛中,邂逅一整季的浪漫。

修善寺有“伊豆小京都”之稱,不僅是日本文化底蘊深厚的溫泉勝地,也被譽為“東海第一庭園”,亦是欣賞秋季紅楓的絕佳地點。雖名為“修善寺”,卻不是供人參拜的廟宇,而是一條依偎在桂川河畔的溫泉街。桂川之上建有多座硃紅色橋樑,其中以桂橋最為知名,紅葉季時,河流、紅橋與斑斕楓葉交織出一幅動人的秋色長卷。

鎮上以真言宗名剎「修禪寺」為中心,沿著桂川河畔設有多處足湯設施、懷舊街道與和風旅宿,是放鬆身心的絕佳去處。春賞櫻、秋觀楓,四季風情各異,尤以竹林小徑和溫泉老鋪最受旅人青睞。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,溪畔200棵百年楓樹紅豔似火,將秋日氛圍拉滿。附近的修善寺自然公園,可遠眺被紅黃雙色楓樹裝點的山巒以及巍峨的富士山。

修善寺溫泉是伊豆半島上最古老的溫泉,曾入選“日本百名湯”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夏目漱石、芥川龍之介、川端康成等大文豪都對這裡青睞有加。其弱鹼性單純泉對緩解寒症、肌肉痠痛與疲勞頗具功效,街心桂川中的 “獨鈷之湯” 更是標誌性景緻,遊客可在此免費體驗足湯,在山水間感受千年溫泉的療愈之力。

泡著湯聽溪水潺潺,竹林小徑躺看光影婆娑,參訪千年古寺的靜謐與沉澱,這種 “把時間泡軟” 的感覺,才是旅行該有的樣子。

虹之鄉位於修善寺,是一個綜合性的歷史文化自然公園。園區內分為西洋區和日式區,有英國村、美國村、加拿大村、仙女花園、匠之村等眾多風景園區。虹之鄉擁有伊豆最大型的紅葉群生林,每年11月中旬開始到12月上旬,園內1000多棵楓樹次第轉紅,將山巒與溪谷包裹成 “流動的調色盤”。

園內有穿越整個園區的羅姆尼鐵道,乘坐復古蒸汽小火車,穿梭在色彩鮮豔的一片片紅葉銀杏間,就像行駛在英國科茨沃爾德。待到夜幕降臨,上千株楓樹在燈光映照下,與夜色形成鮮明對比,景緻格外夢幻。此外,你還可以在此親身體驗江戶友禪綢、陶藝、刺繡等日本傳統工藝。


天城峠坐落於靜岡縣伊豆市與河津町的交界處,以1904年竣工的甘城隧道而聞名。這條全長445米的隧道是日本現存最長的全石砌隧道,也是川端康成小說《伊豆的舞女》的重要故事場景。


沿河津町山道攀行,循經典縱走路線穿越舊天城隧道步入天城峠的林間小徑,層林盡染的彩林與潺潺溪谷交織,伴著溪水叮咚向上而行,不久便抵達八丁池。這片水域的形成源於遠古火山活動,多次噴發與地質變動最終積水成池。池子因周長約八丁(870米)得名,又因池水明亮開闊如鏡面,被譽為“天城之眼”。秋日裡紅葉倒映湛藍池水,與岸邊吊鐘花相映,讓秘境更添靈動。八丁池周邊有多條步道,每到新綠或紅葉季便吸引大批登山者,南岸觀景臺天氣晴好時,還可遠眺富士山。

伊豆的秋,是紅楓與溫泉的纏綿,是秘境與風情的交織。修善寺暖湯、虹之鄉燈影、天城峠池映楓紅,藏盡浪漫。這個秋日,赴一場山海紅葉之約,讓美好定格!

若想讓這場山海紅葉之約圓滿落地,這款伊豆賞楓巡遊正合心意!11.15-12.15 每日發團、4 人卽可成團,從 JR 東京站便捷出發。熱海來宮神社祈福或梅園早梅映晚楓任選,修善寺逛古寺、泡千年溫泉,還能選虹之鄉彩林或自然公園紅葉林,明星同款戀橋、竹林秘境皆可尋。趁楓紅正好,約伴解鎖這份浪漫吧!

被《國家地理》點名推薦的伊豆,藏著日本本地人私藏的賞楓神仙地,人少景絕!(下)
更多日本賞楓攻略推薦(點擊卽可查看)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