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12突發大火!這座寺廟被毀,曾與靈隱寺齊名!它背後的小城,因黃酒、山歌聞名!
2025年11月12日,位於蘇州市下轄的張家港市一寺廟突發火情,一棟建築在大火中被毀。這座寺廟就是與杭州靈隱寺、鎮江金山寺齊名的永慶寺。

永慶寺的歷史可追溯到南朝時期,我們所熟知的「南朝四百八十寺」中的「四百八十寺」就有永慶寺的一席之地,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。據說,元末施耐庵就曾暫居在永慶寺文昌閣,留下了不少的遺跡。不過,我們如今看到的永慶寺其實是在1993年重建後的產物,坐落在鳳凰山山頂,九角三層寶塔的外觀格外顯眼,登頂可俯瞰鳳凰鎮全景,雖然大火已經及時撲滅,但面對火後殘留的痕跡,依舊令人遺憾,目前火情正在調查中。

在惋惜之餘,我們不妨順著永慶寺,再來仔細看一看張家港這座人文之城。張家港是長江文化的匯聚之地,河陽山歌凝聚著古時河陽一代勞動人民的心血,香氣醇厚的黃酒香縈繞在筆尖,蘇東坡、徐霞客等人均曾在張家港留下足跡,為蘇州的水鄉風韻添一抹詩情畫意和遐想……
今天,就讓我們走進這座低調的小城,去看看這裏文韻悠長的風景吧。

香山
香山是張家港的製高點,自古便是「風景旖旖旎旎」的代名詞。關於香山,歷史上留下了很多「傳奇故事」:西施採香留下的採香徑、蘇東坡親筆提額的梅花堂、讓徐霞客讚歎不已的桃花澗……每一處都因他們的故事變得更為動人,為香山的美添一層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沿著開闊如鏡的香山湖慢行,萬株梅花組成的梅林在風中蕩起漣漪,「雪海波千頃」的浪漫構成屬於香山的湖光山色。初春的櫻花園櫻海爛漫,釣魚臺和採香徑講述著姜太公釣魚、西施採香的典故,秋日裏的香山層林漸染,聆風塔在楓林掩映下與香山湖交相輝映,每個角度都是令人心動的瞬間。



雙山島
張家港的雙山島是一座處於長江江心的江心島,隨著渡輪在江水中行駛10分鐘就能抵達這座島嶼。島上景色眾多,濕地公園、景觀大道、露營等地應有盡有,在島上可以騎行一睹長江美景,色彩清新的江堤彩繪為旅途留下難忘的一抹亮色。大伯墩濕地公園裏的彩林色彩濃郁,水鳥們在林間振翅而飛,為沈寂的秋日帶來些許生機,入夜後,不妨在島上的露營基地停留一晚,在自然的懷抱中仰望滿天星辰。

沙洲優黃文化園
當你步入沙洲優黃文化園,撲面而來的是令人心醉的酒香,這座龐大的文化園以黃酒文化為基底、依託江南水鄉資源打造,從釀酒工坊到酒器博物館一氣呵成,展示著張家港百年釀造歷史。
文化園內各種景觀同樣也與釀酒息息相關,上千根金黃色方形鋼管搭建而成的建築仿照古代廡殿頂樣式,跨過的瞬間好像穿越時空一般。走過「千泉」疊水池,上千個酒罈堆疊在一起,裊裊水聲訴説著當地的百年,而那些白牆黛瓦、巨型綠熊雕塑又呈現出傳統與自然的碰撞,帶來時間的奧秘。

恬莊古街
位於鳳凰山的恬莊古街,長約250米的街道由青石板鋪成,街道兩旁的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時期留存的建築,灰牆白瓦越看越有水鄉韻味。
不過恬莊古街最為津津樂道在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,縱觀恬莊古鎮歷史,曾出現過65位名人,其中包括4位狀元、1位榜眼、31位進士,這些文人雅士的存在為恬莊古街留下深厚的文化底蘊,一棟棟古宅都是這些人曾居住的地方,穿行在街巷中,好似感受到了古人的薰陶。


河陽山歌館
同在鳳凰山的河陽山歌館是張家港的另一個傳統文化的凝聚地。河陽山歌是河陽山區民眾千百年來所創作、傳承的歌謠總稱,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歌的重要組成部分,原本流行於當地百姓的口耳相傳,後以手抄本形式收錄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。而河陽山歌館便是以河陽山歌為主構建的「活態博物館」,亭臺樓閣古樸精緻,小橋流水寧靜典雅,頗具江南特色。在山歌館內,不僅能一品專業歌手們的天籟之音,研究河陽山歌的千年演變歷史,還能登臺演唱,和山歌手們學習如何唱山歌,親自體驗河陽山歌的魅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