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新加坡國家博物館:历史介紹+攻略

新加坡國家博物館
新加坡國家博物館,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國家級博物館,建於1849年,1993至2006年間曾作為新加坡歷史博物館,館內主要展示與新加坡歷史相關的文物。作為文化和建築的裏程碑,該博物館於1992年2月14日被指定為新加坡國家紀念碑。

展館歷史
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建於1849年,最初是「萊佛士書院」(Raffles Institution)的一部分,被稱為「萊佛士圖書館和博物館」(Raffles Library and Museum),主要展示新加坡及亞洲地區的歷史文物。1863年,「萊佛士圖書館和博物館」搬至 Town Hall,即今天的維多利亞劇院,後於1882年搬至如今斯坦福路上的場館,並交由殖民政府——英國管理。1887年10月12日,博物館正式開放,以動物學和人類學為研究重點。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,博物館開始收藏與國家歷史相關的文物,並更名為「國家博物館」。1993博物館被命名為「新加坡歷史博物館」。為了紀念新加坡建國50周年,博物館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整修。煥然一新的畫廊以情境展示和沈浸式體驗為特色,旨在與參觀者建立更好的情感聯系。

展館館藏
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是新加坡最大的博物館,建築面積達18400平方米,外觀呈新古典主義風格,介紹了700年的新加坡歷史。博物館主要分為兩個部分:新加坡歷史館和新加坡文化生活館,前者展示面積約2800平方米,主要介紹14世紀至今新加坡的歷史;後者主要從傳統美食、時尚潮流、攝影技術和電影戲劇四個方面介紹新加坡。博物館主要收藏與新加坡歷史相關的物品,其中年代最早的可追溯至14世紀,10件鎮館之寶分別是10-14世紀的新加坡古石、14世紀滿者伯夷帝國(kingdom of Majapahit)的爪哇風格金飾、1844年最早紀錄新加坡的銀版攝影、馬來作家 Munshi Abdullah 的遺囑、英屬海峽殖民地官員 Frank Athelstane Swettenham 的肖像、1819年的新加坡素描畫、代表新加坡從「鎮」升級為「市」的城市權杖、新賽樂木偶舞台、駐新加坡的英國統治者 Shenton Thomas 的肖像、收藏家 William Farquhar 的477幅自然歷史繪畫。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