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香港大坑舞火龍
每年中秋節,大坑街頭都因舞火龍而熱鬧非凡。這項傳統可追溯至19世紀,當時居民以插滿線香的火龍驅趕疫癥。時至今日,由300位健兒引領全長67米的火龍,以及由小朋友舞動的小火龍,會穿梭大坑的大街小巷。這份團結精神一直傳承,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慕名前來觀賞,一睹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,體驗珍貴的香港傳統。
地點:香港島銅鑼灣大坑浣紗街至銅鑼灣道
5個大坑舞火龍冷知識
每逢中秋佳節,一條耀眼火龍便會橫空出世,於大坑的大街小巷靈活穿梭。 大坑舞火龍以其滿滿活力和文化意涵而聞名,並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其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。其實,這一迷人奇觀遠比我們眼見的要精彩許多——讓我們為你講述火龍背後的5個秘密,讓你的火龍之旅愈發獨特而難忘。
1. 火龍比5架首尾相連的巴士還長!
火龍尺寸頗大——長度達67米,相當於5.5架雙層巴士首尾相連的長度! 龍頭重約48公斤,上面點綴著約12,000根燃燒的線香。頗有份量的火龍需由約300名健兒共同舞動,才能一連三晚於大坑穿梭。
2. 龍眼點睛儀式
龍眼點睛開光儀式在蓮花宮舉行,該廟宇是為了紀念傳說中觀音菩薩在蓮花上修行。在點睛儀式中,人們為火龍眼部繪上最後一筆,象征為火龍註入生命。
3. 舞火龍不只是簡單巡遊,留意有哪些招式?
火龍巡遊過程將包含多種儀式表演,包括“起結龍團”(又名“打龍餅”)、“火龍過橋”、“火龍過龍尾”及“火龍纏雙柱”等,相信每個氣勢澎湃的招式,都是拍攝精彩照片的難得機會!
4. 舞龍珠要全程倒行
作為火龍的領頭者,舞龍珠這一位置尤其重要,因為龍珠負責為龍頭指引方向。所以舞龍珠的表演者們需要時刻面朝龍頭,引領火龍的動向,因此他們需要倒著走。
5. 派龍香傳遞祝福
按照歷年傳統,火龍身上燃燒後的香枝都會派發給觀賞的人們,象征祝福和好運。所以當你到場觀賞舞火龍時,不妨帶走這份祝福!
大坑火龍文化館
位於香港島一個寧靜社區中,是一座精心保育的歷史建築,記錄了香港重要的本土文化。大坑火龍文化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築,將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完美融合。文化館以往是一棟重要的社區會堂,如今已隨時代更替而蛻變成重要的文化中心,滿足現代城市的發展需求。文化館展現了豐富的客家文化,通過傳統服飾和美食,讓遊客深入了解這獨特的中國文化。
地址:香港大坑書館街12號
網址:https://www.firedragon.org.hk/













